22 7月 2023

專業與中立權力的建立 從國民法官制談起

 台灣因為出現恐龍法官與不公正法官而在民間產生國民法官制要求,台灣人看電影常見美國法庭的大陪審團。美國有大陪審團制,就個人印象德國沒有,如果沒有,可能是因為德國法官比較公正弊端少。


不過就制度上來講,因為掌權者的本質是倒向腐敗,司法權雖有行政與立法權二權、政黨政治與媒體的干涉可控制大腐敗,但法官還是有不少私利的空間,因此個人贊成國民法官制。在美國不但行政與立法權由直接民選,連司法權的檢察官與法官也是直接選的,這在德國也沒有。


這裡涉及的基本問題是專業且中立的權力如何產生的問題,自有民主制度以來認為三權分立,相互制衡就可產生。個人認為,專制國家如中國也有三權,但實際上卻是專制,所以三權制衡是無效的理論,個人認為更根本的是政黨政治,因為政黨鬥爭無止境,如惡鬥的狗天涯相隨,更能防止弊端。所以三權制衡制度宜改為以政黨政治為基礎,在此之上才能產生專業且客觀權力。為何權力要建立這樣的防弊的與產生的機制,因為更基本的認識來自個人創作的"政治學的第一原理"。


國民法官制、美國的司法權直選制是權力的微調。


客觀一詞來自古希臘文,當時城鎮村莊有爭執,有時會請路過的、外來的譬如駱駝商人評理,這些駱駝商人是客,所以他們的觀點被稱為"客觀",這概念一直被認為比主觀或在地觀好。


民間討論超過十年,現在有第一個國民法官審判案例。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於 22 Jul 2023





1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