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11月 2016

華府美國智庫專家談川普可能的台海策略 其深度在台灣很難看見

華府新成立、親獨派的智庫「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TI) 在川普當選次日舉辦了一場關於美國對台海「戰略模糊性」的研討會。幾位美國智庫專家認為美國應「更明確」地表達美國協防台灣,不過他們也明言有些情況美國是不會幫助台灣的。他們的發言是個人在川普當選後見到最深入的見解,在台灣未見到。報導這則研討會新聞的「中評社」在台灣也非常活躍,個人猜測是中國國台辦的假民間媒體。

參加研討會的美智庫專家,左博斯科,中格理芬,右柯爾比。

下為這則新聞:
美新總統剛選出 華府又聞明確協防台灣聲
中評社 http://www.CRNTT.com   2016-11-11 00:17:37

中評社華盛頓 11 10 日電(記者 余東暉)美國大選剛落幕,華府的台海問題研究學界就傳出希望特朗普政府改變對台“戰略模糊性”,明確表態會協防台灣的聲音。前五角大樓官員稱,這是按下“重啟”按鈕的好機會。

  新近成立的“全球台灣研究所”(GTI9 日舉行“美國新總統下的戰略模糊性”研討會,探討特朗普總統上台後改變對台“戰略模糊性”的可能性

“戰略模糊性”持續多年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客座高級研究員博斯科(Joseph Bosco認為,朝鮮戰爭就是因為 1950 年美國沒有把韓國和台灣納入其亞洲防衛體系的“戰略模糊性”,導致誤判才發生的。艾森豪威爾在朝鮮戰爭後與台灣簽署防衛條約,直到 1971 年尼克松訪華前,美國第七艦隊從台海撤走。美中簽署“上海公報”,沒有明說協防台灣,是又一種“戰略模糊性”的開始。

  曾任美國防長辦公室中國事務官的博斯科稱,從那時開始,亞太地區對威脅的看法在進化中,美國以政策表態的方式來應對威脅1995 台海危機時,克林頓政府派航母群去台海示威。克林頓政府的助理防長約瑟夫·奈被中方官員問到“如果大陸進攻台灣,美國做什麼”時回應“我們不知道,你們也不知道,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博斯科說,這就是宣示的“戰略模糊性”,給中方感覺有些情況下美方是不會協防台灣的。到了小布什時期,他一度說過“會採取任何措施”協防台灣,但在中方壓力下很快退回“戰略模糊性”。 

美軍干預台海越來越難

  “新美國安全中心”高級研究員柯爾比(Elbridge Colby曾寫過“美國對台戰略模糊是危險的”專文。他在研討會上闡釋,“戰略模糊性”只有特定情形下才能發揮好作用,尤其是在兩方軍力對比有明顯差距的情況下。比如上世紀 90 年代,中美軍力差距很大,美軍可以有限的代價來干預台海戰事。因此即便美國沒有表現出強烈的干預決心,其強大的能力也會令中國三思。另外北京當時還會設想有朝一日台灣會自願回歸中國。

  柯爾比指出,現在這兩種情形已不複存在。台海軍事形勢對台美已經困難得多,台方曾預估 2020 年即便美軍干預也阻止不了解放軍攻台,而美方自己各種研究也承認,軍事干預變得越來越困難,代價會很大。另一個因素就是台灣民意與中國漸行漸遠,多數人不願意改變現狀。

  這位曾擔任美國軍方和羅姆尼競選顧問的學者指出,很難想象如果台灣受到“不正當”攻擊,美國不會協防台灣。但美方的立場要向中方表明,讓對方清楚知道在什麼情況下會發生什麼事情。柯爾比傾向於認為,特定情況下美國不會協防,比如台灣宣布獨立,激怒中國大陸或不與美國協商的重大政治軍事行動。他建議,台灣要一直與美國保持協商,一直使台灣在政治上處於理性一方的位置。另一方面,台灣要真正努力加強自衛能力,令對方進攻和封鎖更難,爭取時間,讓美國能更有效介入,也讓美方的干預更容易也更可能。 

公開又不刺激北京?

  美方如果改變對台“戰略模糊性”,一定會招來中方的強烈反應。博斯科承認中方一定會這樣,甚至會切斷中美軍事交往,以往曾經發生過,但他認為中方不會採取具體行動。他稱,“反分裂國家法”已經賦予北京對台動武權利,美方應當明確表明,任何對台行動都會招致美方反應。 

  柯爾比認為,不必以正式宣布這樣“戳眼睛”的方式,來明確宣布美國會協防台灣;應權衡各種競爭性的利益,以一種更公開但又不過分激怒中國的方式進行,將中方做出反應的後果最小化。博斯科認為,可以用微妙的方式,比如美國領導人在一個政策講話中,在表達一系列關切時提到台灣,但一定要公開表示美方的承諾。 

“重啟”對台政策評估

  在場旁聽的前美國海軍陸戰隊太平洋司令,奧巴馬政府初期擔任五角大樓亞太事務助理防長的格里格森(Wallace Gregson發言表示,美方過去幾年對中方採取行動的回應不夠強硬。美國政府的變化,是一個按下“重啟”按鈕的好機會,要更坦率公開地表明對台灣的防衛承諾,確保美方理解,中方也理解。

  至於特朗普上台後的對台政策如何,在場專家都語焉不詳,因為特朗普在競選中根本沒有涉及。曾任國會助理的“外交政策研究所”執行主任格里芬(Christopher Griffin表示,競選語言與治理語言有區別,“特朗普總統”說什麼比“特朗普候選人”說過什麼更重要。應當密切關注特朗普內閣的人事安排,以及下屆政府高官的經歷和立場。

  博斯科表示,美國新政府若在朝鮮、南海、台灣三大可能的衝突點上更明確地表明立場是有好處的。柯爾比稱,台灣如果遭受“不正當”攻擊,美方一定要做出強烈反應,否則“戰略模糊性”會被人認為是美國退縮的盾牌。格里芬認為,“台灣關係法”與戰略清晰不矛盾,不是一定要修改“台灣關係法”才能改變“戰略模糊性”,但通過府院磋商,加強在對台政策上的協調是有好處的。 

網址:http://hk.crntt.com/doc/1044/6/4/3/104464320.html?coluid=93&kindid=7950&docid=104464320&mdate=111101385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