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共識是一中原則的雙包裝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原來在九二共識這名詞出現之前,國民黨的兩岸關係基礎是一中二表,中國大陸則稱前提是一中原則。「光天化日下」,這兩個名詞放在一起時,顯現矛盾。故而當時論戰的焦點是,有沒有二表的歷史事實?以及在現實國際政治上二表可不可能?當時深究問題的民眾發現,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如果兩個答案都是否定,一中二表的實質內容就是一中原則;一中二表就只是一個中國的「包裝紙」,或詭計。這使當時國民黨的兩岸政策處境艱難。
二OOO年 四月二十八日 政權交接前夕,當時的陸委會主委 蘇起 先生「創造」出「九二共識」的新名詞。這個名詞的作用是把原來「攤在陽光下」的真相遮蓋起來,或說包住。因為一中二表已是一中原則的包裝紙,所以,九二共識是一中原則的第二層包裝。
真相應該是越清楚越好,國民黨卻是把真相一層又一層地包住,這是很奇怪的行為。探究真相。首先,我們要知道九二共識是不需存在的包裝紙,因為如果九二共識就是一中二表,何需多此一舉?其次,這個包裝紙也有問題。在「有陽光的」時代,也就是在一中二表與一中原則並列,成為焦點的時代,人們常質問「有二表嗎?」,也可說質問「有二表這個共識嗎?」自從國民黨加了九二共識雙包裝後,對問題不了解的民眾容易得到兩岸有達到共識的印象,而且「被誤導以為二表是共識」。自此國民黨的窘境獲得紓解。然事實與此相反,九二共識的真相是:國共對於九二「共識」的內容「沒有共識」。
九二共識這個名詞可以形象地呈現。首先,九二共識只是一個沒有必要的、用來掩蓋事實的包裝箱。其次,這個名詞旨在使民眾誤以為九二年兩岸達成了一個共識,也就是使民眾「誤認為包裝箱裡面裝的是一中二表」。這個誤導就是九二共識的「國民黨版」。但是,如果深入研究,也就是如果拆開九二共識包裝箱,可發現裡面裝有兩樣東西,也就是在國民黨的一中二表之外,還有中國的一中原則。九二共識還有一個「中國版」,九二共識的「中國版本」是一中原則,中方認為「九二共識=一中原則」,這也是中方願意接受九二共識名詞的原因,以及中方至今「雖說共識」,但「從未說二表」的原因。九二共識裡面確實裝了兩件東西,但這兩件東西不是二表,而是二表,以及中國「不允許二表的一中原則」。再進一步動作,如果再打開國民黨的一中二表包裝紙,就發現裡面裝的是以前的舊內容:沒有二表的歷史事實,在現實國際政治上有沒有二表的可能,故而一中二表的實質內容就是一中原則。
台灣人被外來政權統治四百年不是偶然的,因為掌握各類資源與媒體的統治者佔盡優勢。魔鬼藏在細節中,如果我們不肯花些心思去研究真相,將再失去安全與幸福。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2011-1-2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