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11月 2021

《認識論或知識論之始》

 《認識論或知識論之始》

 

人類原初的、人之動物本性的認知方式不是接受式的、空白的,而是投射燈式的、投射特定意義模式的,其投射的主要意義模式是由無意識的防衛機制產生,目的在使人免於對死亡的恐懼而能存活下去,例如天道、天人合一。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19 Nov 2021


 

《認識論或知識論之始》

 

人類原初的、人之動物本性的認知方式不是接受式的、空白的,而是投射燈式的、投射特定意義模式的,其投射的主要意義模式是由無意識的防衛機制產生,目的在使人免於對死亡的恐懼而能存活下去,例如天道、天人合一。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19 Nov 2021 



14 11月 2021

《台灣獨派史上兩個最傑出的階段戰略:黨外與拒統》

 獨派史上傑出二戰略黨外與拒統》

 

民進黨在組黨前提出黨外」戰略,以「不是敵人就是同志」的聯盟策略結合所有非國民的力量,形成對己有利的「黨外vs國民黨」陣勢;當時「建黨」與「黨外」二文宣策略並用,互為犄角

 

在台灣長時間的vs對峙期,拒統戰略為當時台灣最大公約數,結合所有反統、暫時不統、中間人士等力量,成為當時獨派主力部隊,其下有民進黨、綠營媒體、淡綠組織等,台獨只是側翼;「拒統」與「獨立」兩地呼應,共同牽制與夾擊統派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14 Nov 2021


 

2009年中起個人對外宣傳「拒統」文宣,當年1030日蔡英文黨主席在鄭文燦競選桃園縣長的總部說「拒統是選戰主軸之一」,大概在2010年有一次當時為蔡主席工作的鄭麗君在獲悉個人是「拒統」的創作者與宣傳者時,對個人說「拒統是台灣最大公約數」。


獨派史上傑出二戰略黨外與拒統》

 

民進黨在組黨前提出黨外」戰略,以「不是敵人就是同志」的聯盟策略結合所有非國民的力量,形成對己有利的「黨外vs國民黨」陣勢;當時「建黨」與「黨外」策略並用,互為犄角

 

在台灣長時間的vs對峙期,拒統戰略為當時台灣最大公約數,結合所有反統、暫時不統、中間人士等力量,成為當時獨派主力部隊,其下有民進黨、綠營媒體、淡綠組織等,台獨只是側翼;「拒統」與「獨立」兩地呼應,共同牽制與夾擊統派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14 Nov 2021

 

2009年中起個人對外宣傳「拒統」文宣,當年1030日蔡英文黨主席在鄭文燦競選桃園縣長的總部說「拒統是選戰主軸之一」,大概在2010年有一次當時為蔡主席工作的鄭麗君在獲悉個人是「拒統」的創作者與宣傳者時,對個人說「拒統是台灣最大公約數」。

12 11月 2021

如理解民進黨組黨前的「黨外」戰略 就知統獨對峙期間「拒統」戰略

如果理解民進黨組黨前的「黨外」戰略,就知統獨對峙期間「拒統」戰略的貢獻。

拒統創作者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12 Nov 2021


如果理解民進黨組黨前的「黨外」戰略,就知統獨對峙期間「拒統」戰略的貢獻。
拒統創作者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12 Nov 2021

22 9月 2021

《人生追求真、善與幸福》

 《人生追求真、善與幸福》

人生的意義只和真、善有關,只有當做真與善的事時,人生才有意義。只要不違反真與善,人有追求幸福或happiness的權利,不過幸福並不能賦予人生意義;幸福是人動物性需求的滿足,或感性的滿足;人生追求真、善與幸福這三件事;只要不違反真與善,人有追求幸福或happiness的權利,這宜寫入憲法。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22 Sep 2021


《人生追求真、善與幸福》
人生的意義只和真、善有關,只有當做真與善的事時,人生才有意義。只要不違反真與善,人有追求幸福或happiness的權利,不過幸福並不能賦予人生意義;幸福是人動物性需求的滿足,或感性的滿足;人生追求真、善與幸福這三件事;只要不違反真與善,人有追求幸福或happiness的權利,這宜寫入憲法。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22 Sep 2021

10 7月 2021

「台灣民主主體性」vs「中國主體性」

                 「台灣民主主體性」vs「中國主體性」


「台灣主體性」在台灣是普遍被接受的概念,它聽來純正、無爭議,但在使用時它總是孤門獨戶、不見頭緒關聯,好像是橫空出世的。


它一般地被認同,我們可思考何以如此?個人認為,因為它是從「人的主體性」的概念而來的;「人的主體性」就是人的「自我」,人類之所以異於其他物種或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人類有「自我」或「主體性」。所以,「台灣主體性」概念含高貴基因,這可能是它被普遍接受的理由,但個人在這概念中還看到了其他基因,試想:如果某個不友善的國家也使用,例如「中國主體性」概念,諸位還會認為這概念完美無瑕?


「人的主體性」是個全人類普遍性的概念或具普世價值,「台灣主體性」是個地域性、集體性的與政治性的,它並不具備普世性。反之,「台灣人的人權」與「新疆維族人的人權」二概念並未減損「人權」;集體性概念要慎重使用。那麼,「台灣主體性」概念要拋棄嗎?


哲學上優越的、普遍的概念不能只存在於雲端,它要對實際政治有益。政治學發展至今最佳的制度是民主政治;許多人也知道,民主是最壞的制度,但沒有比它更好的。當「人的主體性」概念採取最佳民主政治方案落實到政治時,那它就變成了「由民主決定的共同意志」概念,可簡稱為「民主主體性」概念。這概念不排它,沒有內外之分,還具普遍性。它再進一步落實在每個政治實體時,譬如台灣時,就成了「台灣民主主體性」的概念。


「台灣民主主體性」概念優於「台灣主體性」概念,這在我們將「台灣民主主體性」與「中國主體性」對比就可看出。「台灣民主主體性」概念同時可作為「台灣的國家原理」。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10 Jul 2021



                「台灣民主主體性」vs「中國主體性」


在台灣是普遍被接受的概念,它聽來純正、無爭議,但在使用時它總是孤門獨戶、不見頭緒關聯,好像是橫空出世的。


它一般地被認同,我們可思考何以如此?個人認為,因為它是從「人的主體性」的概念而來的;「人的主體性」就是人的「自我」,人類之所以異於其他物種或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人類有「自我」或「主體性」。所以,「台灣主體性」概念含高貴基因,這可能是它被普遍接受的理由,但個人在這概念中還看到了其他基因,試想:如果某個不友善的國家也使用,例如「中國主體性」概念,諸位還會認為這概念完美無瑕?


「人的主體性」是個全人類普遍性的概念或具普世價值,「台灣主體性」是個地域性、集體性的與政治性的,它並不具備普世性。反之,「台灣人的人權」與「新疆維族人的人權」二概念並未減損「人權」;集體性概念要慎重使用。那麼,「台灣主體性」概念要拋棄嗎?


哲學上優越的、普遍的概念不能只存在於雲端,它要對實際政治有益。政治學發展至今最佳的制度是民主政治;許多人也知道,民主是最壞的制度,但沒有比它更好的。當「人的主體性」概念採取最佳民主政治方案落實到政治時,那它就變成了「由民主決定的共同意志」概念,可簡稱為「民主主體性」概念。這概念不排它,沒有內外之分,還具普遍性。它再進一步落實在每個政治實體時,譬如台灣時,就成了「台灣民主主體性」的概念。


「台灣民主主體性」概念優於「台灣主體性」概念,這在我們將「台灣民主主體性」與「中國主體性」對比就可看出。「台灣民主主體性」概念同時可作為「台灣的國家原理」。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10 Jul 2021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26 5月 2021

老子不是哲學家 而是不能駕馭情緒的放言高論之士 不知天高地厚地以感性運算器之管窺未知宇宙與人間實在

老子不是哲學家,而是不能駕馭情緒的放言高論之士,不知天高地厚地以感性運算器之管窺未知宇宙與人間實在。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25 May 2021



老子不是哲學家,而是不能駕馭情緒的放言高論之士,不知天高地厚地以感性運算器之管窺未知宇宙與人間實在。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25 May 2021

22 5月 2021

政治學的起點: 我們的敵人就是我們的領袖

政治學的起點為「我們的敵人就是我們的領袖」;人民的頭號敵人不是掌權集團警告人民的那些敵人,而是這個掌權集團本身;因此建立民主制度以監督掌權者為政治制度的基礎。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22 May 2021



政治學的起點為「我們的敵人就是我們的領袖」;人民的頭號敵人不是掌權集團警告人民的那些敵人,而是這個掌權集團本身;因此建立民主制度以監督掌權者為政治制度的基礎。

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22 May 2021

此起點是個人「政治學的第一原理」之通俗句。1990年左右個人已想出此句,並曾告知朋友,至今才想到製卡。

16 5月 2021

新道德倫理學大綱

 新道德倫理學大綱

道德學需要更新與重置重點。道德的第一定義為道德是尊重人的主體性;次佳的定義為道德是尊重人的尊嚴。道德的第一義務:維持人類物種在宇宙的永續存在。我們為何而活? 我們首先為防止人類從宇宙中消失而活,這也是我們人生最重要意義。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於 16 May 2021


新道德倫理學大綱

道德學需要更新與重置重點。道德的第一定義為道德是尊重人的主體性;次佳的定義為道德是尊重人的尊嚴。道德的第一義務:維持人類物種在宇宙的永續存在。我們為何而活? 我們首先為防止人類從宇宙中消失而活,這也是我們人生最重要意義。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於 16 May 2021

09 5月 2021

無宗教時代 後宗教時代

 無宗教時代。後宗教時代。

人類要邁開大步前進必須徹底消滅宗教,進入無宗教時代或後宗教世紀。 「無宗教時代 後宗教時代 台灣反宗教者聯盟」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9 May 2021


無宗教時代。後宗教時代。 人類要邁開大步前進必須徹底消滅宗教,進入無宗教時代或後宗教時代。 「無宗教時代 後宗教時代 台灣反宗教者聯盟」陳立民 Chen Lih Ming(陳哲)於 9 May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