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4月 2018

「427 佔領忠孝西路事件」 我們「網友行動平台」與「人權陣線」參與

2014 4 27 日廢核四與全面廢核關鍵之役的「427 佔領忠孝西路事件」,五萬廢核人士躺在台北車站前十線車道令交通癱瘓。蘋果日報再度刊出此照片,這確實是台灣歷史上令人感動的一刻。在上方照片一點鐘與兩點鐘方向近中間位置,可見到三隻藍底白字的「網友行動平台」與一隻白底橘字的「人權陣線」社團關東旗。感謝當時支持我們社團的戰友,我們也讓台灣重視網路的力量。

「網友行動平台台灣茉莉花革命」與「人權陣線」社團召集人 陳立民(陳哲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427/1337945/?fb_comment_id=fbc_1918670998205007_1918893764849397_1918893764849397#f15ace86d5dcac4
下方照片為上張放大四倍。

2014 4 27 日廢核四與全面廢核關鍵之役的「427 佔領忠孝西路事件」,五萬廢核人士躺在台北車站前八線車道令交通癱瘓。自由時報標題 "全民不「核」作 5萬人佔領忠孝西路"。在照片一點鐘與兩點鐘方向近中間位置,可見到三隻藍底白字的「網友行動平台」與一隻白底橘字的「人權陣線」社團關東旗。感謝當時支持我們社團的戰友,我們也讓台灣重視網路的力量。(照片攝於   20140427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774384
下張照片為上面三張照片的近照,可見到我們「網友行動平台」與「人權陣線」的旗幟。

下張照片為個人正帶領「網友行動平台」隊伍從館前路走出轉到台北車站前的忠孝西路與忠孝東路。
下張照片為個人正帶領「網友行動平台」隊伍從館前路走出轉到台北車站前的忠孝西路與忠孝東路,這是現場三立新聞現場轉播畫面。(照片攝於   20140427

下張照片為個人正帶領「網友行動平台」隊伍走到台北車站前,下一步動作就是就地坐下癱瘓台北車站前交通。

2014 太陽花學運台灣派與民主派已勝之後,除了這次「427 佔領忠孝西路事件」行動之外個人不再組網友團。可惜此後在街頭再也看不到網友隊伍。這或者是沒有人知道網友在街頭被看到的重要性,也或者是知道組團上街頭千萬難。事實上在我們之前也沒有,所以我們的「網友行動平台」是網路時代至今唯一在街頭上出現過的網民隊伍。

「網友行動平台台灣茉莉花革命」與「人權陣線」社團召集人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25 4月 2018

什麼是哲學?What is philosophy?

什麼是哲學?What is philosophy?

個人認為哲學必須是理性的,因為只有理性可達到真與善。舉例來說,傳統中國思想的主要內容是「天人合一」,個人認為這是人的動物性想法,或人天生下來所配備軟體的內容。但「人的軟體」不是人,而是未經反省的動物性;人的軟體或人的動物性都未達理性,都不見自我。所以,個人主張傳統中國沒有哲學。

blog 不斷在處理「什麼是哲學?」這個問題。Blog 右側《理性哲學》分類都是此問題的正面表述,最直接是看其中「哲學必須是理性的」、「唯理性可能達到真與善」與「哲學訓練在分別真實與虛幻」三項。右側〔感性〕分類則都是負面的排除非哲學者,如中國思想、海德格等。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25 Apr 2018
20180425


12 4月 2018

哲學地理解「台灣民主主體性」概念與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今天公佈例行民調。其中,85.6% 民意支持政府主張台灣的未來及兩岸關係發展要由台灣 2300 萬人決定;82.2% 民意支持兩岸交流活動應排除政治思考,秉持對等尊嚴及符合法令規定的立場。個人認為,這就是個人長期主張的「台灣民主主體性」概念。

民進黨的黨綱《台灣前途決議文》主張,台灣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它現在的名字叫「中華民國」;台灣未來的前途由 2300 萬台灣人民決定。「主權獨立」是「自主獨立」的概念,也就是「台灣主體性」概念。「台灣未來的前途由 2300 萬台灣人民決定」則是「民主」決策過程。「台灣主體性」以「民主」方式做決定也就是「台灣民主主體性」的概念。至於「中華民國」則是較浮面的事。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12 Apr 2018
20180412

上為舊文,「台灣民主主體性」是台灣國家原理、台灣價值、台灣共識。

上亦為舊文,把民進黨的黨綱《台灣前途決議文》之內的「主權獨立」與「中華民國」列為較表層的或較浮面的概念,根本上或核心還是「台灣民主主體性」的概念。此概念更追根究底問它的哲學基礎,而這就是「人的主體性」。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09 4月 2018

《想不起對方名字現象的進一步解釋》

《想不起對方名字現象的進一步解釋》

一個常見的現象,我們碰到認識的人,卻想不起對方的名字。對於這個常見現象普遍的解釋是人的記憶力有限。這個長期以來固定的解釋,有沒有深入一步的可能?

如果我們比較具有客觀能力,可能會發現些差異。在我們識別這個人是認識的人時,我們對他不是全然沒有記憶的,而是有些記憶的,不然我們不會知道他是認識的人,只是我們把他的名字忘了。根據這個描述,上面常見的現象可解釋為我們的視覺記憶有記住他,但是我們的語言記憶沒有記住他。因此,人可能有許多不同的記憶力;其中的視覺記憶力比語言文字記憶力要強。在完成這些分析後我們也發現,我們一向不自覺地做了人的記憶力是統一的、不可分的、同步的假設。

「理性、感性與自我研究」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9 Apr 2018
20180409

「忘名不忘面」現象的解釋》

這是個人人都有的經驗,有時我們碰到一位許久未見的人,看到人知道看過,甚至曾有些交往,卻想不起對方的名字。對於這種經驗,大家都接受這是記憶力的與記憶力衰退的正常現象之解釋,也不再追問。個人問:「為什麼對方容貌的記憶沒有一併忘記?」進而個人在此「忘名不忘面」或「識面不識名」現象中,發現有視覺記憶能力與語言官能記憶能力不同步的狀況,因而認為二者各有獨立的或部份獨立的記憶系統;至於此二系統記憶能力的比較,視覺的記憶能力明顯強過語言記憶能力。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18 Oct 2016
20161018

本文原網址:http://chenlihming.blogspot.tw/2016/10/blog-post_18.html

01 4月 2018

《人是相互誤會的動物 人也是無法精確表達自己的動物》

人是相互誤會的動物 人也是無法精確表達自己的動物》


人是相互誤會(誤解)的動物;人也是無法精確表達自己的動物。人需要多學習溝通。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1 Apr 2018
20180401

下段為去年文:
在「人際關係與人際溝通」的領域,個人認為誤會(或誤解或誤認或弄錯了)是常見的現象。誤會發生得多頻繁呢個人認為對一個中年人而言一天至少發生十次。個人認為,誤會甚至可導致原本在各方面正常的夫妻離異。個人提出下面說法,旨在促進對提升溝通能力的重視。

人是誤會的動物;一天不誤會十次,我們不會上床睡覺。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7 Aug 2017


下為二文的截圖:
(圖卡製作於 20170807 與 2018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