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5月 2018

《海德格與近現代歐洲「理性哲學」》

海德格與近現代歐洲哲學》

海德格是個觸角敏銳的人,所以「一般人」看他的《存在與時間》與後期一些短文能起共鳴。但個人認為,他的著作基本上是屬於「感性」的東西。

個人認為歐洲「哲學」自笛卡兒起才走上「理性」的正途,康德更建構出基本的「理性」哲學架構。「理性」這個概念要從「人是理性的動物」這個命題去理解;在此命題中「理性」是人所獨有的;與人的「理性」相對的是人的「動物性」,後者個人認為就是「感性」,也可說是人天生配備的「軟體」。個人認為「哲學必須是理性的」,因為「只有理性能區別真實與虛幻」與因為「只有理性才可能達到真與善」。笛卡兒開啟的歐洲哲學個人稱為「理性哲學」,個人甚至認為,嚴格地說「只有理性哲學才是哲學」,也因此認為歐洲在笛卡兒之前並沒有純正的哲學。

海德格在弗萊堡(Freiburg)大學本唸天主教神學,後改唸哲學,他唸哲學系的時間很短,憑藉著聰明以及對於非「理性哲學」傳統的知識很快拿到學位與教職。

德國自康德開啟了德國「理性哲學」的傳統,對此了解不深的人會感到沉悶,海德格一反德國傳統,偏重感性,又能著作立說,因此在學界與社會獲得了些名聲。但可惜他在哲學系受到的德國哲學或「理性哲學」的訓練不夠,分不清理性與感性,因此他雖有能力將所感「系統」地整理成一個他所認為的哲學,甚至質疑理性,但他的「系統」並未達到近現代「哲學」的要求。海德格思想在德國大學的哲學院裡一向不受重視,頂多被視為德國哲學的一條支流。個人認為,海德格還屬於笛卡兒以前的歐洲思想;「海德格不是哲學家」。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12 May 2018
201805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